作者: 郑华伟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0-12-17 09:42
2019年4月,省教育厅王昭被组织选派到郓城县唐庙镇陈南村担任第一书记。
一年多来,王昭带领全村实施脱贫攻坚和抗击疫情等工作,从刚开始村民的不理解,到现在只要一提起王书记,村民纷纷竖起拇指。一路走来,有委屈更有汗水,但是付出总有回报,他的先进事迹也先后被中央二台、山东教育卫视等多家媒体报道,王昭也获得了“省直机关抗击疫情最美志愿者、省直机关最美职工”荣誉称号。
党建引领
激发村庄持续发展内生动力
到村开始工作后,王昭围绕村情民意、群众期盼进行调研,通过走访党员群众、召开座谈会、到镇上各部门查阅材料,确定了工作思路。坚持把加强组织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首要任务,做到党建工作与脱贫工作同筹划同部署、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紧紧围绕抓党建促脱贫中心任务,着眼两不愁三保障基本目标,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抓班子、惠民生、兴产业、促发展,不断推动各项惠民政策落地生根。
王昭以“三会一课”制度为重点,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增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党内组织生活逐步走向制度化、常态化。并为党员家庭制作“共产党员户”标示牌,让党员亮身份、做表率,增强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
先后组织开展多次学习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去年建党节,带领党员到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接受党性教育;选派村两委成员、致富带头人到山东农业大学参加培训;先后带领两委成员到青岛、潍坊、济宁等10余地考察学习。
解民之忧
打通出行“最后一公里”
为了改变村里“脏乱差”的状况,经过多次征求村民意见和现场勘查,王昭决定从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事情入手,解决影响百姓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村内道路年久失修、坑坑洼洼,修路是老百姓最大的期盼,也是王昭心里的头号民生工程。王昭通过多方协调资金,共修建“户户通”22000余平方米,修建“村村通”18000余平方米,同时修建下水道近5000米,彻底解决老百姓出行难题,打通了村民出行“最后一公里”。
“我家门口一直是泥巴路,一下大雨就没法出门,现在终于修上公路了,多亏上级给我们派来了王书记。”贫困户翟灯元感激地说。
急民之切
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为让村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王昭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美丽乡村。
为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王昭和村两委以身作则、亲力亲为,连续十几日带领群众大力开展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打造干净、美丽、宜居的美丽陈南村,提升老百姓幸福指数。
有老百姓私下里说:“开始我们还不理解,认为村两委瞎折腾,心里还有抵触情绪,不配合工作。但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好多堆了几十年的垃圾堆、柴火堆、砖头堆不见了,环境整洁了、污水消失了、蚊蝇不见了,看着都舒服。”
村里的贫困人口大多是鳏寡孤独的老人,解决贫困老人的住房难题,让贫困老人也能有尊严地安享晚年,是王昭助力脱贫攻坚路上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王昭多方争取政策资金,建设了高标准老年周转房10套,房内各项设施配套齐全,老人可以拎包入住,居住条件大大改善。
入住老人感动地说:“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谢王书记。”
王昭还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各类走访慰问活动。去年儿童节,王昭向村里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们赠送了600个书包和300个画板;八一建军节组织召开退役军人、军属座谈会,慰问退役老军人;九九重阳节,邀请山东第一医科大学7位专家教授为老人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并捐赠1万余元药品。
疫情发生后,王昭主动放弃休假,第一时间返回帮包村,安排部署村里的防疫工作。积极宣传、普及防疫知识,发动党员群众开展站岗执勤、喷洒消毒、捐资捐物等志愿服务活动。为抗击疫情,王昭带头捐款5000元,动员群众捐赠款物5万余元用于村内防疫。疫情期间正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期,为把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确保老百姓丰产丰收,王昭积极深入田间地头,解决在春耕生产等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带领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这些民生工作都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切实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办民之需
推动产业扶贫与扶智相结合
乡村要发展,要振兴,产业是基础。
在多次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王昭将养牛确定为陈南村的特色产业。
山东雁泽源牧业有限公司位于陈南村,两年前,由一家纺纱厂转型而成,受资金和养殖防疫技术制约,规模较小,存栏量只有四五百头牛。为帮助公司扩大再生产,把养牛产业做大做强,让养牛真正成为陈南村名副其实的特色产业,王昭多次到省市县农业、畜牧、扶贫等部门沟通协调,陆续投入扶贫资金近960万元,现存栏量2000余头,已发展成为郓城县最大的肉牛养殖基地。
不但使村集体收益大大提高,还为老百姓提供了2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老百姓养牛200余头,种植粮改饲玉米1000余亩,很好地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
在后方单位的帮助下,王昭邀请高校院所的专家教授开展“三下乡”活动,为养牛场“牵线搭桥”,与山东农业大学、省畜牧局、省农科院建立协作关系,对牛场发展进行技术支持;王昭另将2020年度第一书记产业资金80万元整合投入到顺向包装板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6万余元的收益。
扶贫先扶智,王昭充分发挥教育行业扶贫优势,不断提升乡村教育水平,让贫困孩子在家门口也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王昭争取资金,为村内新建幼儿园配套相关设施,确保幼儿园在新学年按期投入使用;唐庙镇中心小学为全国特色足球学校,比赛成绩优异,但孩子们缺乏训练场地,都是外出借用其他学校的场地训练,王昭协调泰山体育工程公司为孩子们建设标准球场一处;
去年暑假,在省教育厅支持下,邀请14名齐鲁名师、名校长在唐庙镇中心小学开展送教支教活动,积极争取学习培训名额,选派6名老师去威海参加能力提升培训,让老师们学习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让老师用爱心和智慧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点亮乡村孩子的人生梦想,让孩子在家门口就可以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打铁还需自身硬。
在平时生活工作中,王昭还积极加强理论学习,积极投入实践,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严格遵守第一书记工作纪律,坚守底线、不碰红线,真正做到身入、心入、情入,切实为老百姓解难题、做实事、做好事。
记者 郑华伟